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,连续拨打电话多了就会被运营商自动停机。
为了治理“响一声”、“呼死你”等骚扰电话,工信部在2018年就下发了《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》文件,要求各大运营商加强外呼电话监测。
不过,运营商的做法有些“一刀切”,根据用户的拨打量+系统自动设定好的值来进行进行判定,超过这个阀值得就自动停机,这很容易中伤普通的正常用户,影响电话的使用。
我们来看下近期一则因通话频繁而被“中伤”的用户:
近日相关媒体报道,济南市刘女士在连续两个小时内拨打13通电话后突然被停机,在确认话费余额充足后向运营商投诉并咨询停机缘由,运营商的答复是:通话异常。据刘女士表示,这次通话均属于正常范围内生活和工作关系,为啥就突然扣上了“通话异常”的帽子?
历经7个小时的协商解决后才被解封,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,运营商强调称,“通话频繁”造成系统自动检测停机。言外之意,跟运营商没有直接关系,是用户自己打电话太频繁触碰了“骚扰”检测系统。
运营商的初衷是好的,为了净化通信服务环境,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。我们知道自从国家执行“断卡”行动以来,各大运营商和虚商均对发卡做了严格的管控,严格限制发卡审核力度,同时对于涉嫌电话诈骗、恶意电话营销等行为进行了关停处理,而手机一旦关停,再次解封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。
打击骚扰电话这一举措本身没有错,但是不能影响到普通用户的正常使用,即判断电话是不是“骚扰电话”,不能仅仅依靠通话的数量,还应该通过通话的时长、通话的内容和联系人来综合的判断,因为在封停手机号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“误判”情况。
如果出现误判情况,对于用户首选要可通过投诉并提供相关正常通话活动。讲明原因后,自己说明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提供应有的证明,比如: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等。然后,直接要求开通号码。录音来保存证据。
同时运营商对此也要做相应地重视此类事件,规范其服务流程,出现客户投诉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,在出现系统“误判”需要跟客户解释清楚并及时帮助客户恢复正常通话功能。